硬碟就是使用者儲存檔案的地方,目前標配容量最少1TB起跳,常見的容量有1TB~8TB都有。
硬碟容量越大能存越多檔案,但缺點也很明顯,容量越大存越多,故障率可能也會提高,因此在用大容量硬碟時請特別注意「備份」的問題,平常就要養成習慣把個人重要資料「備份」到行動硬碟,以防萬一。
請注意:換一個地方存檔不叫備份,要多存一份才叫備份。
再來,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買硬碟要買哪一個牌子比較好?
簡單講只要是你聽過的「大品牌」我覺得都可以,如果要詳細講的話,請看本文的說明。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您了解硬碟的專有名詞與如何選購一顆合適的傳統硬碟,固態硬碟在文未會有專文說明。
2020年傳統硬碟的容量最少是1TB,我挑了四顆不同用途的硬碟:
家用碟:Seagate 1TB【新梭魚】 64M/7200轉/三年保
NAS碟:Seagate 2TB【那嘶狼 PRO】128M/7200轉/五年保
監控碟:Seagate 3TB【監控鷹】256M/5400轉/三年保
企業碟:Seagate 4TB【EXOS企業碟】128MB/7200轉/五年保
以上就是一般你會看到的傳統硬碟規格,這些規格是什麼意思,我們接著看下去。
一、硬碟的選購
我的考量依序是:容量、廠牌、用途、保固、送修、價格。價格對我來說是最後的考量因素。不過我知道對一般的消費者來說,應該只會考量到價格與容量吧,也就是俗稱的CP值。
組裝電腦用的硬碟現在分為兩種:
1. SATA介面(3.5吋) 傳統型硬碟
2. SATA(2.5吋)或M.2(PCIe)的固態硬碟(簡稱SSD)
二、傳統硬碟(HDD) 與 固態硬碟(SSD)
傳統硬碟與固態硬碟最大的差別就是速度,目前SSD已經是一股不可擋的趨勢了,現在就算連文書機也有不少人會直接加裝SSD,更別說遊戲機或繪圖機了,要求速度的使用者肯定不會錯過SSD。(電腦速度快三倍,有人會反對嗎?)
為何說SSD是一種趨勢?
.速度快:SSD的讀取速度是500MB/s以上,傳統碟碟約100MB/s
.價格合理:250GB(1000元初頭)、500G(2000元左右)
我是贊成裝SSD的,就算文書機也要裝,速度真的會有明顯的改善。
目前最常見的組裝是SSD與HDD各一顆,如下:
.SSD 500G (C槽 系統碟)
.HDD 1TB (D槽資料碟) 補充:1000G=1TB
為了解說方便,以下如果是講到硬碟就是指傳統硬碟,如果是固態硬碟我會用SSD。
三、傳統硬碟買哪一個廠牌比較好?
會問什麼廠牌比較好,其實就是想問故障率的問題。 這種事就像抽獎一樣,有些人買什麼壞什麼,有些人隨便亂買都沒事。
目前硬碟主要有三大品牌:Seagate(希捷)、WD(威騰)、Toshiba(東芝)。這三家都是大品牌,你都可以買來用用看。
我個人目前常用的是Seagate的新梭魚系列,新梭魚就是家用型硬碟,但在Seagate就是取名為新梭魚。
四、硬碟容量多少合適?
SSD固態硬碟常見的有250G、500G、1TB。(建議要500G以上比較夠用)
HDD傳統硬碟常見的有1TB、2TB。 (目前最少就是1TB)
硬碟容量夠用就好,目前市面上硬碟的容量已經來到10TB了,但你真的需要用到10TB嗎?如果你整天下載(不刪除),你的D槽就算100TB也不夠。
我的看法是SSD目前最少要500G起跳,HDD 1TB就很夠用了,如果你的資料真的很多,那就2TB吧。(2TB絕對夠用了,除非是你有大量的影音檔需求)
再來如果資料很重要,建議可以直接裝兩顆硬碟分擔風險,一顆當主要硬碟,另一顆就是當備份碟。(請注意,換一個地方存檔不叫備份,要多存一份才叫備份)
■ 硬碟的組法有二種建議:
【第一種】系統與遊戲碟是同一顆
.500G SSD (C槽系統+遊戲碟) → 可升級1TB
.1TB HDD (D槽資料碟) → 可升級成2~4TB
↑這是最常見的組法,1TB如果不夠,可以升級成2TB或以上。
如果有下載的需求,也可以再加一顆1TB當下載碟。
【第二種】系統與遊戲碟分開,裝兩顆SSD
.500G SSD (C槽系統碟)
.1TB SSD (D槽遊戲碟)
.1TB HDD (E槽資料碟) → 可升級成2~4TB
↑這種組法的優點是如果遊戲碟故障了,電腦一樣能開機使用。
五、硬碟依「用途」區分有以下四種:
家用型(三年保):個人組裝電腦一般都是用家用型。
企業型(五年保):企業型的優點是五年保,用料也比較好。
監控型(三年保):故名思議這是給監視用途的主機使用。
NAS型(三年保):這是給NAS(網路儲存伺服器)使用。
問:我可以把監控型或NAS型硬碟裝在一般的電腦中當資料碟使用嗎?
答:可以,但不建議就是了,硬碟廠特地針對不用用途來設計,你又故意要混著用,你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每一家的硬碟依用途會有自己的名稱,說明如下:
●Seagate 希捷
家用(新梭魚)、企業(Exos)、監控(監控鷹)、NAS(那嘶狼),
還有一種混合碟叫火梭魚(內含8G SSD+HDD)。
●WD 威騰
家用(藍標)、企業(金標)、監控(紫標)、NAS(紅標)、
還有一種電競用叫黑標(黑標的優點是有五年保)。
●Toshiba 東芝
Toshiba的硬碟取名很直覺,家用就叫家用碟,企業就叫企業碟,監控就叫監控碟,很好理解。
六、硬碟的轉速與快取(緩衝區)
轉速常見有5400轉與7200轉,轉速越快讀取越快。
常見的家用型硬碟轉速為7200轉,快取為64MB以上
快取常見有64MB、128MB、256MB,快取越多越好
常見的企業型硬碟轉速為7200轉,快取為128MB以上
七、硬碟的價格
每一個廠牌的硬碟只要容量、轉速、快取相同,大家的價格都差不多,以目前常見的常見的家用型硬碟(三年保)來說1TB約1500元,2TB約2000元。你可以注意一下,如果是企業型(五年保)的硬碟價格幾乎貴了一倍。以CP值來說,當然是買家用型硬碟CP值比較高。
好,以上是硬碟的選購重點,接下來是一些細節問題。
八、保固與維修
簡單講目前的硬碟大都是三年保,而企業型硬碟是五年保。
硬碟保固是保硬碟,不是保硬碟裡面的資料,所以重點並不是硬碟保固的長短,而是平常就要備份個人重要資料。
一般硬碟故障原廠是不維修的,都是直接更換良品或整新品,例如你1TB硬碟故障了,原廠就是換一顆1TB的硬碟給你。
請注意啦,大部份的人買硬碟是看品牌,我不是,我主要是保固維修,為何?因為無論你買什麼廠牌的硬碟都有故障的機率,沒有一家廠商敢掛保証絕對不會故障。因此,我最看重的其實是保內的故障維修是否方便快速。
目前Seagate及WD都有提供免費宅配到府收送的服務,換貨都非常快,除非你是今天報修了,但宅配過了2~3天還能收,這是有可能的,請再次打電話請原廠重新派單。
因為有免費宅配到府收送的關係,我比較常用Seagate或WD。
●Seagate故障維修
Seagate目前只有台北有原廠服務中心,其他縣市一律線上報修,然後原廠會派車來換貨,簡單講就是原廠會付擔送修回來的運費。
請參考專文說明:Seagate硬碟故障送修流程 (免出門、免運費、專人到府換貨)
●WD 故障維修
WD送修請線上報修(RMA),然後寄到WD 顧客服務中心
100台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8號6樓2室 (光華商場新天地)
電話號碼 +886-2-33933238
請參考專文說明:WD硬碟送修
●Toshiba 故障維修
請直接送Toshiba硬碟快換中心:欣亞數位
※Toshiba保固查詢
九、硬碟的備份
硬碟故障不可怕,資料不見了才可怕!電腦的零組件故障了不起換新嘛,但硬碟呢?一台電腦中,最貴的零件絕對不是硬碟,但最重要的零件肯定是硬碟,硬碟掛了,資料又沒備份,你鐵定生不如死!平常就要習慣做資料備份卡安心。
請注意:換一個地方存檔不叫備份,要多存一份才叫備份。
我建議每一個人都應該買一顆行動硬碟做資料備份,我覺得這是最保險、最簡單也是最便宜的方法。(平常就要做好備份,以免硬碟突然走了,你崩潰抓狂)
至於檔案備份的軟體嘛,建議你可以用「SyncBackFree」,理由是有繁體中文、程式小,操作容易。我自己就是用這一套備份,它的備份模式有三種:備份、同步備份、鏡像。我個人是習慣用鏡像模式。
請參考:【經驗談】最好的防毒其實是備份
十、除了傳統硬碟及固態硬碟之外,還有兩種:
1、Seagate 混合碟(火梭魚) 內含8G SSD及HDD (比較不常用)
這是Seagate的特殊技術,理論上是這樣的,硬碟會自動判斷將您最常使用的資料儲存在SSD中。這樣一來,您即可大幅提升開機時間、應用程式載入及整體系統的回應能力。聽起來是不錯,但實際使用起來,我是覺得這個8G 的SSD幫助實在不明顯,還不如直接裝一顆SSD省事,速度明顯上升。
2、Intel Optane Memory:硬碟加速器 (很少用)
這是Intel 2017推出的新產品,這個東西長的像是M2. SSD,加上去可以提升硬碟的讀取速度,提升的硬碟是有明顯感覺,但請注意如果您要速度快,你為何不甘脆直接用SSD呢?
請參考:【經驗談】Intel Optane Memory,可以裝嗎?
十一、硬碟鍵康檢測工具
目前最常見最好的硬碟健鍵康檢測工具是:CrystalDiskInfo
如果您的硬碟是WD,也可用Data Lifeguard Diagnostic for Windows
好,接下來補充一些常見問題:
問1:硬碟買回家是不是裝上去就可能使用了?
答:不是,要先到「磁碟管理」中設定才能使用。請參考:全新硬碟第一次裝上去要怎麼設定? (磁碟管理)
問2:我的硬碟是4TB,但設定後為什麼只有2TB?
答:設定硬碟有兩種選擇MBR或GPT,2TB以下的硬碟請用MBR,因為MBR最多支援到2TB,如果是3TB以上的硬碟,請選擇GPT磁碟才有支援。請參考:2TB以上容量的硬碟分割 (GPT分割)
問3:硬碟分不分割有什麼差別?
答:沒有差別,純粹個人使用習慣而定。
請參考這一篇有詳細說明:SSD+HDD的硬碟分割建議
問4:SSD及HDD的硬碟的分割建議
答:SSD無論容量為何,通常只會分割成一個C槽。
至於HDD建議是分割成一槽或二槽(50%、50%)即可。
如果沒有特殊理由,請不要故障分很奇怪的比例,例如80%、20%之類的。也不要為了檔案分類而故意分成很多槽,檔案分類請用資料夾即可。
問5:我的電腦跑很慢,是不是我的硬碟容量不夠?
答:電腦的效能主要看CPU,如果您的電腦本來跑很順,但突然感覺LAG,讀取檔案也卡卡的,這種聽起來比較像是硬碟壞軌。
請參考:硬碟健康檢測工具 CrystalDiskInfo
還有一種可能硬碟也會變很慢,就是你的硬碟快滿了。
問6:傳統硬碟的尺寸有分2.5吋跟3.5吋,有什麼差別?
答:2.5吋硬碟主要是給筆電用的,通常轉速是5400轉,而3.5吋是一般桌機在用的硬碟,通常轉速是7200轉。筆電用的2.5吋硬碟要來拿裝在桌機是可以的,通用,但一般建議不要這樣做,桌機就是裝3.5吋硬碟。
問7:我只裝一顆SSD,個人檔案存在行動硬碟或NAS,OK嗎?
答:如果您的檔案都不重要,SSD故障就算了,那就OK,否則建議還是要再裝一顆HDD當資料碟比較保險。
請參考:NAS主要還是備份功能,不是讓你直接在NAS上作業。
問8:組裝電腦裝監控型當下載碟,是不是比較耐用?
答:如果您想裝來試試看,那也行啊,但一般組裝電腦很少人會這樣裝,理由我就不多講了,有興趣的人可以到官網研究硬碟的詳細規格。
無論是個人或公司,大部份的組裝電腦還是以家用型硬碟為主,簡單講就是CP值比較高啦。企業型也是有人用,但真的比較少,為何?主要還是價格貴上一倍的關係,再來還有一點要注意,硬碟五年保是指硬碟本身五年保,硬碟裡面的資料是沒有保固的啊。
請參考:【客戶詢問】企業級硬碟是否比較耐用?
問9:傳統硬碟與固態硬碟,誰的故障率高?
答:這個很難說,我目前的組裝經驗是SSD故障率比較低一點(這裡),有些人會覺得直接用SSD存個人檔案就好,速度快,但SSD故障就是故障,無法做資料救援的這一點請注意。
問10:開機BIOS找不到硬碟,為什麼?
答:把CSM支援改成啟動,儲存OpROM啟動方針及PCI裝置改成Legacy。
問11:現行硬碟寫入技術有分PMR(垂直式)及SMR(疊瓦式),請教應如何分辨?
答:很難分辦,因為官網的規格說明也沒寫。
不過對於有經驗的人來說,其實也可以分辨。
厚薄不同,同樣的容量(例如4TB),PMR硬碟會比厚,而SMR的硬碟會比較薄。
轉速不同,PMR是7200轉/64MB快取,SMR是5400轉/256MB快取。
簡單來說PMR硬碟,硬碟密度低(容量小),轉速快,讀取快,價格高。SMR硬碟密度高(容量大)、較輕薄、不耐用,價格低。
SMR容量更大,價格更低,這也就是為何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硬碟都是SMR,但SMR比較不耐用,因此如果可以當然是要選擇PMR,但是硬碟廠又不告訴你是PMR或SMR,因為一講是SMR你就不買了。
好,硬碟選購的建議就講到這裡,至於固態硬碟的選購呢?
請參考這一篇:SSD固態硬碟的選購與建議
▼其他電腦零組件的選購與推薦:
1. CPU
2. 主機板
3. 顯示卡
4. 記憶體
5. 固態硬碟SSD
6. 傳統硬碟HDD (本文)
7. 電源供應器
8. DVD/藍光 燒錄器
9. 機殼
10. CPU散熱器
相關文章:【選購推薦】USB隨身碟/2.5吋行動硬碟/ 3.5吋外接硬碟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離婚證人